首页
新闻动态
信息公开
党纪法规
监督曝光
审查调查
巡视巡察
专题集锦
网站首页
>
清风时评
>
手机里的“知民度”
手机里的“知民度”
发布时间:2014-10-18 发布者:信息员 来源:本站 分享:
在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镇江农科所所长赵亚夫的手机里,存了1000多个普通农民的联系号码,被称为“农技110”服务热线。一年里,他有200多天往农民家里跑,平均每天奔波近100公里。人们总结说,几十年来,赵亚夫不是在田里,就是在去田里的路上。(7月2日《新华日报》)
一个人的手机通讯录,是其人际关系网络的真实反映,如果不是关系亲近的人,是很难得以存储或长久存储的。那部存了1000多个农民联系号码的手机,分明是一块试金石,折射出赵亚夫那颗金子般闪光的心灵;那部整天响个不停的手机,凝聚着赵亚夫对农民兄弟的真挚感情、对农技工作的满腔热忱、对“三农”事业的赤诚奉献。赵亚夫的模范行为告诉我们,衡量一个人对群众感情深不深、群众观念强不强,不在于口头上说了多少动听的话语、笔下写了多少漂亮的文字,而在于记得住多少群众的联系号码、叫得出多少群众的名字、具体为多少群众办了实事好事。
依笔者愚见,大凡称职的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都会像赵亚夫那样,把群众的名字牢牢地刻在心底、把群众的利益高高地举过头顶。因公殉职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副县长兰辉,在任职期间,无论走到哪里,都把电话留给需要帮助的人,他的手机里储存着2000多个电话号码,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群众的,因而成了很多群众的求助热线,他用不同方式先后直接帮助过近200多名学生和困难群众。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街道大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孙命是个拼命工作、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她的手机整天响个不停,自己也日夜忙个不停,其所在的社区一共上万人,孙命能够叫出名字的便超过2000人。
在西方国家,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听到别人喊自己的名字。”能够亲切地喊出对方的名字,是交际中拉近距离的有效方法,是对他人微妙的恭维和赞赏。在我们国家,任何一名党员干部都是“人民公仆”,作为“仆人”,理应记住得住、叫得出“主人”的名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可在现实生活中,对照赵亚夫那部存了1000多位群众号码的手机,不少党员干部是会汗颜的,因为在他们的手机通讯录中,多的是“有权的”、“有钱的”、“有势的”、“有名的”,却极少或根本没有“种田”、“卖菜的”、“打工”的。更有甚者,一些干部的号码对普通群众是保密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号码一旦“泄密”就会“引来麻烦”、“招惹是非”。一些干部也下基层,不过是表演式、应付式的“亲民秀”,“村里转一转,田头看一看,门前站一站”,至于百姓的名字、群众的疾苦,他们是概不过问的。
在干部队伍中,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论调,目前基层情况复杂,矛盾丛生,问题多多,群众不听话、难管理。我想,凡有这种论调的人,根本原因就在与和群众之间隔着一道深深的鸿沟,他们不知农时,不懂农事,不会群众语言,“进不了门、说不上话、交不了心”。而赵亚夫是不会有他们这种认识的,因为他真正走近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你对群众有多好,群众就把你举多高”,甚至有群众发自肺腑地说,“赵主任让咱种啥就种啥,就是让咱们种砖头也干!”看看,群众多听赵亚夫的话,赵亚夫在群众中多有号召力、影响力!
目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但愿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像赵亚夫那样,真正沉入群众中间,尽可能多地熟悉群众、熟悉基层、熟悉农村,把自己的手机变成一条服务群众的热线,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倘如此,就能像赵亚夫那样,交上一份践行群众路线的满意答卷。(张朝鸿)
责任编辑:邹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