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清风时评>严防公款旅游“隐形变异”

严防公款旅游“隐形变异”

发布时间:2024-07-22       发布者:信息员      来源:本站      分享:

      党的十八以来,各地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款旅游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个别党员干部心存侥幸钻空子、搞变通公款旅游问题仍时有发生。有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5月,全国共查处公款旅游以及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等旅游活动安排问题933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35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046人。


      公款旅游问题为何会禁而未绝,春风吹又生呢?从查处问题情况看,公款旅游行为日趋隐蔽,穿上了隐形变异的“隐身衣”。有的“借壳游”,为了走进景区,打着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教育”等招牌公款旅游;有的“顺道游”,通过提前到、推迟回的方式,延长不必要的公务行程,刻意为旅游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有的“搭车游”,借参加培训、考察调研等公务之机,“夹带私货”,携亲属、朋友一道出行,并用公款报销他人旅游费用……要如何严防公款旅游“隐形变异”呢?


      加强教育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使公职人员“不想游”。古人讲:“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意思是说心中没有胡思乱想,行为上就不会轻举妄动。作为国家公职人员,要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能力。牢记公款是国有或劳动群体集体所有款,任何人都无权挪为私用;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不能以权谋私,不能追求享受。“铁人”王进喜曾给自己家人制定过一条铁的家规,那就是:“公家的东西一分也不能沾”。


      编织好制度笼子加强制约,使公职人员“不能游”。各级党委(党组)要把纠治公款旅游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好作风建设主体责任;财政、文旅、机关事务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开展职责范围内的专项检查,综合运用预算决算、经济责任审计、核查票据等形式,精准发现问题,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机关要强化提示提醒,履行事前报备制度,外出调研督导、监督检查、学习培训之前,必须提前报备,对外出主要负责同志进行提醒谈话,督促清醒认识公款旅游的危害性,坚决杜绝借机旅游等“四风”问题发生,使公职人员“不能游”。


      提升公款旅游查处力度和警示,使公职人员“不敢游”。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整治公款旅游“隐形变异”,加强对隐形公款旅游的监管力度,让官员的公款消费无处可用、无人敢用。要把握特点规律,创新监督手段,对公款旅游问题一查到底、寸步不让;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处理上狠下“重拳”,不搞“下不为例”,做到依法依规查处,杀一儆百;要充分发挥警示教育震慑力,加大对公款旅游典型案例的报道,做到查处一起警示教育一片,才能体现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安源区纪委组宣部干部 彭辉龙)


      来源:廉洁萍乡